定義

性交時,如果男性方面性慾存在,勃起正常且接受一定的性刺激,卻又經常無法在希望的時間內達到性高潮而射精,便稱之為延遲性射精障礙(retarded or delayed ejaculation)。症狀嚴重者甚至無法射精,而不得不在還沒有得到性高潮前放棄性行為。

 

一般男性從事性行為,於多少時間內達到性高潮而射精才算正常?目前並沒有標準答案,但典型的延遲性射精障礙患者多在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以上的「努力工作」下才勉強得以射精。雖然延遲性射精終究還是射精了,但當事者雙方這時多已感到精疲力竭,對於性的享受早已大打折扣,反覆發生長期下來,男女性伴侶在心理上所受到挫折感自是無可言喻。另須注意的是,如果偶而才出現一次射精時間延緩,這是相當常見的現象,可能與當時的情緒、心理、環境及身體狀態有關,並不能稱為延遲性射精,通常會無藥自癒,不需過度憂心。無法射精的患者一定會有不孕方面的問題存在,但如果患者有射精的感覺且能達到高潮,只是未見有精液自尿道口射出,則發生的狀況應屬於逆行性射精(retrograde ejaculation)而非無法射精。

表現

射精延遲的男性需要30分鐘,或更長時間的性刺激才能達到性高潮和射精。部分男性可能根本無法射精,導致窘迫、沮喪,或者由於疲勞、身體刺激、勃起失敗或伴侶請求而必須停止性活動,這些男性難以在與伴侶的性交,或其他性行為中達到性高潮,有些男人只有在自慰時才會射精。

多數學者認為延遲性射精除了少數是器質性因素(organic factor)引起外,多半與患者的心理因素有關。造成延遲性射精的可能心理因素有:害怕懷孕、宗教上特殊理由、對射精產生焦慮或畏懼、對性伴侶或所有女性懷有憤怒或憎惡的傾向等。器質性因素則包括:慢性酒精濫用、使用影響射精功能的藥物、腦中風、心肌梗塞等。

延遲射精可歸類為

  • 原發性:終身延遲射精,問題在性成熟時即開始出現。
  • 次發性:延遲射精發生在一段正常的性功能時期之後。可能原因包括某些慢性健康狀況,手術和藥物治療,例如糖尿病,藥物副作用,憂鬱或焦慮情緒等等。

無法射精原因

心理因素

如同延遲性射精一樣,一些心理因素也會造成無法射精的發生。這些心理因素包括:性別認同障礙、婚姻問題、害怕懷孕、害怕得到性病等。

手術導致神經損傷

後腹腔淋巴腺摘除術,直腸手術,一些腹腔及骨盆腔手術都會有導致神經損傷而造成患者無法射精的可能。

脊髓損傷

脊髓損傷患者發生無法射精的機會很大。脊髓完全損傷者(complete injury)甚至會有高達90%的患者完全無法射精。

糖尿病與其他神經病變

由於糖尿病會造成神經病變,因此會有導致無法射精的機會。而其他神經病變如巴金氏症(Parkinson’s disease)和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等,因同屬神經方面的疾病,也會造成患者出現無法射精的情形。

藥物

一些藥物如甲種腎上腺素阻斷劑、抗憂鬱藥物、抗高血壓藥物等,都可能引起服用者出現無法射精的問題。

診斷

在大部分或所有與伴侶的性行為時,在個人無意拖延的情況下,有顯著的射精拖延、不常或沒射精,並持續6個月。

何時該求助

  1. 延遲射精對您或您的伴侶來說是個問題
  2. 您有另其它已知健康問題可能與延遲射精有關,或者服用可能導致問題的藥物
  3. 您有其他症狀以及可能相關的延遲射精